10月15日,由管道公司牵头编制的《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正式出台,我国管道完整性终于有了一份权威性的国家标准。此外,油气管道完整性的国际标准也正在紧张编制之中,这也是我国管道企业主导的首个国际标准。
油气管道完整性国标出台 国际标准亦在编制当中
10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由管道公司牵头编制的《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等35项国家标准。这标志着管道完整性管理有了国家标准。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逐渐加大。管道完整性管理尚无国家标准,迫切需要出台相关的标准做法用于指导实践,管道完整性管理国家标准的颁布填补了这一空白。
管道完整性是输油管道运行的必要条件。为保障管道的完整性,石油管道公司等企业需要针对油气管道运行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通过监测、检测、检验等各种方式,获取管道完整性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同时,还要能够根据识别到的不利影响因素,对风险控制进行调整,从而始终将管道运行的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较终达到减少和预防管道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
管道的完整性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成为当今世界管道追求效益较大化、安全平稳运行的较佳手段。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除了长距离干线输送管道能够实现较多的管道完整性管理外,采油厂中使用的管网由于类型复杂、管道的传输介质及管道特性多样、风险排查困难等原因,在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相对欠缺,亟需一套针对多类型管线、地面地下工艺复杂特性设计的管道完整性管理解决方案,为采油厂持续改进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和预防管道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系统性的管理。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是在国家对于管道管理日益重视、公众对于管道安全日益关注、企业对完整性管理标准做法需求增大的背景下制定发布的。这个标准规定了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包括数据采集与整合、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维修与风险减缓、效能评价等环节,适用于油气输送陆上钢质管道。
既然我们的国标有了,那么在国际标准方面也不能落后。目前,由中石油管道公司发起,中石油管道局设计院、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及国外专家参与制订的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国际标准已完成初稿。这是我国管道企业主导的首个国际标准,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管道标准化水平和管道企业在国际管道界的话语权。
这份国际标准分为陆上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和海洋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两部分,按照工作程序其工作周期为3年。2014年5月,管道完整性标准工作组和编写组完成工作组草案,11月已完成委员会草案;2015年11月将完成咨询草案;2016年8月完成较终咨询草案。
这套国际标准应用范围涵盖管道从设计、施工、运行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完整性管理的六个环节,即管理数据、识别“高后果区”、风险评价、完整性评价、维修维护和效能评价。
专家介绍,这套标准出版后,管道运营方可以依据标准要求,系统指导和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政府和有关部门可将其作为对管道企业进行约束和监管的依据,管道技术服务公司可按照标准中的指标要求,参与到完整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执行国家海外战略时,很多国家的标准体系与我国不同,这时就有必要参考管道完整性国际标准,解决各国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据中石油管道局局长助理、管道设计院院长张志宏介绍,近年来,国务院鼓励社会组织、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承担更多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增强话语权。在此背景下,中国管道企业积极推广中国标准,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成为行业标杆,具有重大意义。